新闻

为什么在中国邮件使用率不高

为什么在中国邮件使用率不高

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不到25%的中国用户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电子邮件。

2008年5月,我在中国南方小城市阳朔的一所成人英语学校任教。

在课程结束时,我的学生告诉我下载中文桌面应用程序QQ,与MSN Messenger非常相似,进行日常联系。

我要求他们注册Facebook,然后在中国登陆后将我加为好友,并让他们给我电子邮件地址。

有些人给我了邮件地址,但是通常很难记住,因为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: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。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。

我以为这些地址有些奇怪,但是那时拥有特别的地址并没有那么普遍。

多年后,我在北京从事自由职业记者工作的时候,我几乎没有通过电子邮件与中国客户联系过。

他们经常使用通讯应用程序来接收工作内容,微信就是一款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应用程序。

工作完成后,我们也通过微信发送并进行收付款。

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奇迹,很惊讶于手机相连的高效。

 应用程序优势

在许多西方国家,电子邮件,尤其在工作中仍占据主导地位。

在美国和英国,邮件都是主要的工作方式,分别有90.9%和86%的用户使用。

在这两个国家中,邮件咨询比搜索产品和服务、数字银行、视频和音频消费以及社交网络的使用更频繁。

但是在中国情况就不同了。

德勤(Deloitte)在《 2018年中国移动消费者调查》报道,中国人查收电子邮件的比例比世界其他地方的用户低22%。

在中国微信占主导。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中有79.1%会使用微信,而短信应用程序的用户有84.5%。

而且这种偏好也带到了工作中:2017年腾讯(该公司创建了微信)对20,000个使用微信的用户进行了一项调查,发现88%的人将其用于工作中的日常交流。

电话、短信和传真的使用率为59.5%。而电子邮件使用率仅仅22.6%,排名第三。

Eva Hsu在一家数字商务公司工作,来自台湾,在美国度过了她的年少时光,目前已在上海工作了六年。

她和外国客户通过电子邮件和Linkedin进行交流,但对于中国客户,她则使用其他方式。

她说:“中国客户倾向于使用微信,并通过微信发送文件,这是他们的主要沟通手段。”

网吧的文化

微信在中国无处不在,已在中国拥有超过一百万的用户。

但是中国人选择它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原因可能已经出现在多年前。

1999年,新成立的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推出了一款名为QQ的产品,该产品基于美国AOL的即时消息应用程序ICQ。

那时候,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,中国每100名居民只有1.2台计算机,而在美国,每2名居民就有一台计算机。

但是从2000年开始,网吧遍布中国,并吸引了许多年轻人。

QQ成为这些网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,因为它提供娱乐性,包括游戏、音乐和早期的中国社交网络,人们可以在上面发布短文字。

它提供了比电子邮件更大的交互能力,并具有创建头像和发送即时消息的功能。

James Yuann和Jason Inch在2008年出版的《未来中国的超级趋势》一书中得出结论,对于中国人来说,没有QQ或MSN帐户是不可行的。

他们写道:“这几乎是西方人对没有驾照的人的看法。”

高管的名片包括他们的QQ帐户,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帐户。

在2012年,QQ已拥有7.98亿活跃用户,占当时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。

同样地,腾讯于2011年推出的微信就成为该国首选的通信工具,就像智能​​手机取代台式计算机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设备一样。

英国创新咨询公司的英国人马修·布伦南(Matthew Brennan)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工作,他说,在许多国家/地区,电子邮件帐户是您身份的一部分,因为注册大多数在线服务都需要电子邮件帐户。

相反,在中国,最好使用移动应用程序,并且可以与在线销售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微信、支付宝等进行在线交易。

您可以通过一个专业服务程序进行预约,再付款购买,还能通过该程序将消息发送给朋友。

即时通讯

北京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钟玲认为,微信适合中国的工作文化。

她说:“正式工作比电子邮件要少。”

“这种非正式性使人们更有可能立即做出反应。中国的文化和商业环境促使人们要求立即做出反应。”

专家指出,中国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。

“通常,雇主和经理会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情况下进行工作,而不会等到下一个工作日再做出相应的答复。”

钟玲补充说,对于需要多次交互的对话,微信比电子邮件快。

不利的一面是,员工承受着全天候响应的压力。

平台的设计会影响我们在该平台上的通信方式,Facebook,WhatsApp或微信等产品之间存在细微但明显的差异。

反思另一个时代

在英语国家,例如英国,美国,加拿大或澳大利亚,邮件保留了旧时代的习俗。

标题中的“亲爱的X”和“最美好的祝愿”等正式告别语等,揭示了以前语言表达的痕迹。

但是在许多亚洲国家/地区中,非正式的即时的输入应用程序似乎对用户更具吸引力。

咨询公司Prophet的艾伦·凯西(Alan Casey)在亚洲设有办事处,他的团队发现,在世界这部分地区,应用程序比邮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。

他说:“许多国家,例如中国和东南亚国家,已经跳过了计算机时代,直接进入了手机连接时代。”

凯西说:“这导致了社交网络的大量消费,例如Facebook,微信,Line,KakaoTalk,Zalo等。”

做生意

在中国,除微信外,还有旨在帮助公司进行生意往来的业务应用程序。

阿里巴巴(Alibaba)的DingTalk和ByteDance的Lark等平台以及微信的商业版本微信工作(WeChat Work)提供了相应服务,例如文档共享、工资单和掌握具有较高隐私级别的员工。

DingTalk允许用户实时查看某人是否已阅读消息,并发送提醒,该提醒还会在手机上振动。

西方的“分散服务”

30岁的Jailan Lan是一家从事加密货币交易的中国公司的公共关系主管,他与他的合伙人从他的故乡北京搬到了他现在居住的英国。

他说英国的服务更加分散。

“你可以在亚马逊上购买某些产品,在某些应用中购买食物,并在网站上进行预订,但是它们都需要电子邮件或Facebook帐户。与中国不同的是,您可以使用微信帐户来处理所有事情。”

“在中国,我从不检查电子邮件,因此我没想到人们会回复这些电子邮件。”

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邮件根本不在中国使用。

许多中国人都有电子邮件地址,但与欧洲人和美国人相比,他们检查电子邮件的频率要低得多。

在北京或上海等大城市,通常遵循的是国际格局。

我在阳朔的学生之一,Leely,是在课程结束时把电子邮件留给我的少数人之一。

我们以这种方式保持联系了一段时间。他现在30岁,住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省,在一家照明公司工作。

几年前,我在微信上再次添加了他,现在我们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。

我问他是否仍然使用他当时给我的电子邮件。

“这是什么?”,他笑着回答。他说:“我有很多电子邮箱,有些是163,有些是126,有些是MSN,”他提到不同的电子邮件提供商名字。

现在,他几乎不检查电子邮件,并且很难记住他上一次的电子邮件发送时间。

“我最常使用的是微信。有时我会使用QQ,但现在用得不多。”

对他来说,与其他许多中国人一样,微信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邮件则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。

bbc.com

办事处

巴塞罗那

西班牙巴塞罗那市Francesc Macià 广 场7号17楼 - 邮编08029

+34 936 111 288 | +34 673 448 248

gestion@eurochinabridge.com
WECHAT: sfabogados2016

© Copyright 2024 西班牙欧华桥有限公司。保留所有权利。